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现代教育理论导读》读后感心得(合集)(全文),供大家参考。
2022《现代教育理论导读》读后感心得(精选5篇)
2022《现代教育理论导读》读后感心得 篇1
陶行知先生(1891-1946)是我国近代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思想家。他热爱人民,胸怀改造社会的理想,在继承中国优秀教育传统和借鉴西方先进教育理论的基础上,立足中国国情,躬身实践,创造性地提出和实践了生活教育理论,对中国特色教育科学理论体系的建立和中国现代教育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年轻的陶行知先生从小热爱祖国,志向高远,他曾在学堂楼的卧室墙上,题写自勉的铭言:“我是一个中国人,要为中国做出一些贡献来。陶行知先生以主要精力从事平民教育和乡村教育。他深切感到中国教育改造的根本问题在农村。他说:“中国以农立国,住在乡村的人占全国人口85%。平民教育是到民间去的运动,就是到乡下去的运动。”要想普及教育,就必须使平民教育下乡,开展乡村教育运动。陶行知先生号召人们加入这个运动,“一心一德的来为中国一百万个乡村创造一个新生命,叫中国一个个的乡村都有充分的新生命。”
抗战开始后,陶行知先生发现,许多有特殊才能的孩子因为陷于贫困和屈辱的境地而得不到培养的机会。于是,1939年7月,陶行知先生在四川重庆附近的合川县凤凰山古圣寺,创办了一所难童学校——育才学校,选拔有特殊才能的儿童,为抗战建国培养“追求真理的小学生;即知即传的小先生;手脑双挥的小工人;反抗侵略的小战士”。1946年4月,陶行知先生来到上海,继续奋不顾身地进行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并为在上海创办社会大学和育才学校的迁址问题多方奔波。不久,著名民主战士李公朴、闻一多被国民党特务暗杀的消息传来,陶行知先生异常激愤,他到处演讲,发出了“和平最急,民主第一”的呼号。后来听说国民党特务已经把他列为下一个暗杀对象,他无所畏惧,作好了“我等着第三枪”的准备,仍然一次次发出正义的呐喊,始终站在民主运动的最前列。7月25日,陶行知先生因为劳累过度和受刺激过深,突发脑溢血不幸逝世。
陶行知先生的一生是在人民涂炭、国家多难、民族危急之秋度过的。他的一生是奉献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是创造的一生,是伟大的一生。他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赤子之忱,怀着“教育为公”“甘当骆驼”的精神,与劳苦大众休戚与共,为人民教育事业,为中国的民族解放和民主斗争事业鞠躬尽瘁,奋斗终身,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学识渊博,才华横溢,勇于实践,善于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创造性地开展教育工作,百折不挠“为中国教育寻觅曙光”,在教育理论及实践经验方面,为我们留下了极其丰富和宝贵的遗产。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包括三个基本观点: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一)生活即教育
“生活即教育”的主旨包括:生活决定教育,有什么样的生活便有与之相应的教育,教育是供人生需要、为了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的,只...
(想阅读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推荐访问:读后感 合集 现代教育 《现代教育理论导读》读后感心得(合集) 2022《现代教育理论导读》读后感心得(精选5篇) 现代教育理论导读心得体会